![]() 高長軍《農(nóng)民日報》記者張培奇 范亞旭
河南省盧氏縣瓦窯溝鄉(xiāng)地處豫陜兩省交界處的大山深處,地域閉塞,以前群眾娛樂項目少,一些村民熱衷打麻將。鄉(xiāng)政府所在地瓦窯溝街北頭70歲的莫君立辦有一個麻將館,莫君立自己打麻將“水平高”,為人隨和,麻將館生意紅火了十多年,他也成了有名的“莫麻將”。 近兩年,“莫麻將”的生意卻一天不如一天,過去人最多時5張桌子還坐不下,前年減成3張麻將桌,去年兩張麻將桌時常坐不滿。今年春節(jié)后,有時一天到晚湊不齊一桌,這讓莫君立很是苦惱和不解。
6月10日,農(nóng)歷五月初八,這天是瓦窯溝鄉(xiāng)傳統(tǒng)趕集日。“莫麻將”從早上等到下午,卻沒有一個上門打麻將的人。麻將館里甚是冷清,莫君立有些不安,這到底是咋回事呢?他拿起電話,先給多年的老牌友、金莊村的黃懷敏打了個電話:“老黃啊,這段忙啥哩?這都幾個月了,也不見你來搓兩把?”
“莫老兄,我正在獼猴桃園里疏果。以前也沒告訴你,搞脫貧攻堅以來,我種了6畝新品種黃心獼猴桃,種了2畝重樓中藥材,還發(fā)展了不少代料香菇。這麻將我看以后是打不成了,村里人都在忙著脫貧致富呀!”電話那頭黃懷敏興奮地說。
![]() 放下電話,莫君立想起了中山村的萬海紅,今年40多歲的萬海紅可是個“麻將迷”。“小萬呀,咱倆啥時候再切磋切磋,找兩人打一場?”“是莫叔啊,去年駐村工作隊幫我辦了5萬元產(chǎn)業(yè)扶貧貸款,我發(fā)展了1萬多袋代料香菇,農(nóng)閑時還要到建筑工地去打工。今年我是要脫貧摘帽哩,先給你請個長假。有時間咱再打!”萬海紅不容莫君立多說便掛斷了電話。
兩個邀請電話打下來,莫君立有些底氣不足了。他不“信邪”,又把電話打給了上河村的張文生,張文生的麻將可是跟他學的。“文生,多日不見,不知水平有沒有進步?”“你是說打麻將?手生了,去年村干部幫我發(fā)展了40只羊,半年多下了二十多只羊羔,一天到晚閑不住啊。前兩天,估了下價,能掙兩萬多元!養(yǎng)羊可是個脫貧好產(chǎn)業(yè)。”張文生在電話里笑出了聲。
早年曾當過村委會主任的莫君立猛一下感覺時代變了。聯(lián)想到今天集上,有好幾戶農(nóng)民急著買地膜和生產(chǎn)用黑網(wǎng),竟然跑到麻將館里來問哪里有賣。莫君立一尋思,算是徹底明白了:這兩年全縣大打脫貧攻堅戰(zhàn),村民都在忙著發(fā)展生產(chǎn),種植、養(yǎng)殖、外出打工,各顯神通忙著脫貧致富,這麻將館怕是辦不下去了。
深思熟慮了兩天,6月12日一大早,莫君立摘下了麻將館的牌子,他準備辦一個生產(chǎn)資料門市,先準備一些貨源,等到7月1日就開張。
來源:農(nóng)民日報 ( 編輯:李鵬 ) |
“莫麻將”改行記
來源: 發(fā)布日期:2019-06-15 打印

- 上一條:往心里走 往實處抓
- 下一條:全市脫貧攻堅視頻點評會議召開